1.嚴格隔離。
選地種植時,必須與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的甜玉米隔離400米以上;如有樹林、山崗等屏障,可縮短距離。如果距離不夠,應采用時間隔離,以免兩類玉米花粉相遇,播種期應相差20天以上。選擇土質疏松、肥沃、排灌畦寬包溝1.3米二行植,行距50厘米,株距32~36厘米,每穴最后留苗1株。
2.適時播種。
根據市場和氣候確定播種期,大面積種植時應分期播種。采用直播,若為了提早供應市場,早春需提早播種,可采用地膜覆蓋播種叵育苗移栽。土壤水分要充足。否則播后要及時灌水。播種要深淺一致,適當淺播,播深不能超過3厘米,以保證全苗。
3.種植密度。
依據商品要求、經濟效益的大小來確定種植密度。每667平方米(1畝)植株數為:春播2800~3000株,秋播3000~3200株。
4.科學施肥。
基肥以有機肥為主,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農家肥1000公斤~1500公斤,過磷酸鈣30公斤(與農家肥漚熟同施),在播種溝均勻撒施三元復合肥10公斤~15公斤作種肥。在撥節期前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公斤、氯化鉀15公斤攻稈;大嗽叭口期施尿素20公斤、復合肥10公斤攻大穗,每次追肥都深施嚴埋。
5.田間管理。
3~4葉期間苗和移苗補缺,移苗時要帶土,栽后即澆水,最好在傍晚或陰天進行。5葉時每穴定苗1株,并結合追肥中耕除草,苗期松土,撥節期至大喇叭口期前培土。合理排灌,苗期土壤水分在持水量的50%~60%時,可不灌水,撥節以后土壤水分應保持在持水量的70%。甜玉米多具分蘗、分枝特性,為保證果穗產量和等級,應及早除蘗打權,盡量避免損傷主莖及葉片。
6.防治蟲害。
抓好苗期害蟲和中后期玉米螟的防治。為了防止食物中毒,在中后期要慎用農藥,授粉后要用生物防治蟲害,盡量少用化學農藥,決不能用殘效期長的劇毒農藥。防治地下害蟲每667平方米用3%米樂爾顆粒劑5公斤,混細砂在播種溝撒施;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接種赤眼蜂卵塊,枵用殺螟桿菌、白僵菌粉等灌心葉。藥劑防治在抽雄前花葉率達10%時防治為適期,可用80%敵敵畏乳油2500~3000倍液,每株10~15毫升灌心,防治效果達85%以上,可兼治玉米薊馬。用菊酯類農藥制成毒土、或稀釋液灌心,效果也較理想。
7.適時收獲。
授粉后20天籽粒含糖量最多,應及時收獲。
玉米是世界公認的“黃金作物”。黃色玉米含有大量的有利于延年益壽的維生素和酶,黃色越深含量越高。玉米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含有豐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——葉黃素和玉米黃質,它們是強大的抗氧化劑,能夠保護眼睛中叫做黃斑的感光區域,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白內障的發生。
玉米是“珍珠米”。自清代以來,晶瑩潤澤的玉米就有“珍珠米”的美稱。玉米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,比精米、精面高出5~6倍。特別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%以上,還含有維生素E、谷固醇等成分,具有降低膽固醇,預防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腦功能衰退的作用。玉米中還富含纖維素,其含量是大米的10倍,它可以和膽汁酸結合排出體外,減少膽固醇的合成。
玉米是“藥珍珠”。玉米中有一種抗癌因子——谷胱甘肽,這種物質能用自身的化學“手銬”銬住致癌物質,使它失去毒性,通過消化道把它驅出體外。玉米中含有硒和鎂。硒能加速體內氧化物的分解,使惡性腫瘤得不到氧的供應,從而被抑制;鎂既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,又能使體內廢物盡快排出體外。玉米中的賴氨酸在綜合協同防治癌癥中也有重要作用。玉米含有較多的谷氨酸,有健腦作用。玉米中的纖維素能吸收一部分葡萄糖,使血液中含糖量減少,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。
玉米是“美容酸”。玉米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,其中亞油酸含量占34%~62%,亞油酸又稱“美容酸”,它能排除人體內多余的膽固醇,具有預防因動脈硬化而引起的高脂血癥。尤其是維生素E具有清除人體內自由基的能力,而自由基是造成血管硬化的罪魁禍首。玉米中所含長壽因子谷胱甘肽,在硒的參與下轉化成谷胱甘肽氧化酶,具有恢復青春、延緩衰老的功能。
玉米的保健功能在雜食中獨樹一幟,其玉米油有降血脂、減少血小板聚集、延緩血栓形成的作用。玉米水不僅有玉米的香味,也具有利尿消炎、預防尿路感染功效。夏季是泌尿系感染的高發季節,在煮玉米時最好留些玉米須,留兩層青皮,味道和藥效都會更好 |